目前分類:小筆記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剛剛在文化衝擊板(culture shock)(※註)看到一個有意思的例子,
是某個人在英國留學期間發生的事,
在某次與英國同學聊到詩歌文學的話題,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千萬不要對人性抱著太多期望,

否則你會得到的只有一次次的打擊以及失望…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女人的第六感…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是自我設限太多
或是願意妥協的事愈來愈少
如果所帶來的“後果”自己認為還不算太差
那麼對自己來說
也不能說是件不好的事

還不算太差是說
比起要我妥協而帶來些什麼
那麼沒有那些什麼我也沒差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的MSN暱稱

是小踢先寫了我愛自討苦吃

我就寫了我愛畫地自限

其實這都是我們昨天聊天的內容...



(後來阿丸也跟進:我愛自我虐待)XD

自討苦吃,說的是她身邊的朋友都是一些難搞又機車的人

畫地自限,說的是我的擇偶條件自我設限設很大

好笑的是,後來show問小踢:你們是在懺悔嗎?

小踢回答:不是,我們只是自我了解,沒有要改


好.......好棒的答案!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6 Thu 2008 23:58
  • 眼神

我不知道我的第六感/直覺準不準,
或者說有時候不知道該不該相信自己的直覺;

可是我卻一直相信“眼神”,
我覺得人的眼神是不會騙人的,

有時候,有些人,
言語行為與眼神不相符合,
或者流露出一種耐人尋味的眼神,

總是會忍不住去猜測,
雖然也只能猜測,沒有答案,

但我會知道也相信,
那是一個有含意的眼神。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你聽到一些鳥事...

太久沒置身鳥籠中,安逸得差點忘了你最最厭惡的心機人的存在...

小心飛得太高興,忘我的閉上眼睛以致於撞到電線桿,

結果失去了飛的能力,又得住進鳥籠中...

你自己想想,是要懶懶的住鳥籠,還是勤快的飛?



——為什麼偏偏不能懶懶的飛呢???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na.to

一直都有在收看的一個blog,
但其實我搞不太清楚他的形式,應該不算是blog?

您好!這裡是 tuna.to 的綜合媒體實驗版;
tuna.to 是一個提供行動工作、創業、自由生活風格資訊的網站,歡迎您光臨。


這是它的簡介,我只知道這裡的文章是節選自許多人的blog,
也因此內容非常豐富,常常看到有同感的文章。


第一篇:【新聞】傳說中可以睡到自然醒的SOHO族煩惱

* * * 轉貼 * * *

文字、圖片 / 駐站作家  Kate

許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經常在睡眼惺忪時穿著套裝趕捷運趕打卡,到了辦公室還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之餘,幻想著希望當起那傳說中可以睡到自然醒,又可以在家上班接案子的SOHO族,不但時間自由,還可以從暗潮洶湧的人事鬥爭脫身。這讓我這個每天都得被困在密不透氣的辦公室八小時,還得被老闆蹂躪糟蹋的OL,也忍不住嘴角上揚,微笑地做起SOHO族的大夢了。

不過NYT這篇報導倒是十分實際地指出SOHO族也有不為人知的小煩惱:

1. 與家人同住的SOHO族,很難避免被打擾的窘境
在工作閒暇之餘,幫家人跑趟郵局銀行超市或接送小孩或餵養寵物成為你的例行公事,家人看到你在家,便很自然地忽略其實你正在"工作"的事實,而容易不自覺地打擾你的工作時間,找你聊聊天,請你跑跑腿,反正你在家啊。這樣的問題全球的自由工作者都會遇到,這幾年的美國的自由工作者激增,創造了房仲業陸續發展小型辦公室或個人工作室出租的商機,如果收入可以負擔的自由工作者,尋找一個不是在家裡的辦公室,可以將公私生活分開,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同時也能改善工作品質。

2. SOHO需要高度自制力及寂寞忍耐力
自由工作者最大的窘境常常是做得太拼或根本就太混。不像一般上班族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可以下了班就把老闆公事丟一邊,週末就認真的吃喝玩樂,反而是自由工作者不容易在工作及休息之間取得平衡,可能是出門逛街喝茶聊天睡覺混一天,但也可能一整天工作沒停過直到半夜兩三點,真正需要休息的時候卻又容易有罪惡感,覺得自己應該趕快上工追進度。整天穿著睡衣或體育褲邋塌地在家裡飄來飄去,邊工作邊打混,長期下來其實工作效率跟生活品質並不好,較好的建議還是需要安排規律的工作玩樂時間及規劃工作進度時程表,至於如何才能確實照著計畫完成工作,高度自制力還是最大的關鍵。

沒人可以八卦或抱怨或分享工作心得? 一整天說不到幾句話、不需要出門午餐、不用打扮、看不到幾個生人、也不用開會?「孤立」經常是自由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情緒之一,這樣的寂寞感也容易讓自由工作者感到沮喪。如果生活裡想多點人味,除了多參加一些活動認識各種領域的自由工作者,在國外則可租賃公有辦公室(communal office)與人共用辦公室,可以一起說說話或午餐。感覺寂寞倒是因人而異,當然也有人反倒是非常享受SOHO這種不需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生活,其實也十分自在。

這樣想下來,我似乎不適合做生活需要自律的SOHO族?! 看來朝九晚五的上班,然後回家可以安心地穿著體育褲爛在沙發上看電視,這樣還是比較符合我干物女的人生啊。

* * * 我的感想 * * *

第二點很妙啊!!!
一個是我極度缺乏的東西,一個則是我完全沒有的東西...

就像我也一直在想,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在家工作,
大概也是因為我的個性中,有適合與不適合的部份,而且正好有點極端吧!@.@

極度缺乏自制力 & 完全沒有寂寞忍耐力

【極度缺乏自制力】
說好聽一點就是隨性啦!
自己也一直知道這一點,
但...就已經沒有自制力啦,
關於【改變成有自制力】,我想也是很難~ORZ

【完全沒有寂寞忍耐力】
沒有,是因為我不會感到寂寞,
自然也就沒有【忍耐】的問題啦!
(這裡說的【寂寞】,應該是【孤獨】吧!?)
而且能夠遠離複雜的辦公室人際關係,
也是我喜歡在家工作的一個原因。

目前看來,在家工作對我來說,
真的是優缺參半啦~~~~~

-----------------------------------------




第二篇:省下的時間做什麼?by tuna.to

* * * 節錄 * * *

作為自由工作者,相對於上班族省下的錢是交通費和置裝費,省下的時間則是開會、通勤、找停車位。即使只用每天通勤一小時、開會一小時來計算,一個星期也可以足足省下至少10個小時。

如果好好運用,10個小時可以做很多事情:運動、散步、連絡家人感情、打電動、出去玩、看電影、進修、或是睡個讓上班族留口水的好覺;重點是,這些多出來的時間是用錢買不到的(當然,一定還是有人願意為了多賺點錢犧牲這10個小時)。

* * * 我的感想 * * *

省下的時間,可以做、有得做的事真的很多,這是優點之一。
而這真的是用錢買不到的。
但有時遇到的問題是,時間太多了 XD
(這就不是省下的時間,而是空下的時間 :P)
空下的時間太多,當然很好,我可以很enjoy——如果沒有【錢】的問題的話。
現實是殘酷的。

-----------------------------------------



第三篇:所有創新者必讀的一篇「李安分析」by Mr. 6

* * * 節錄 * * *

......據文章觀察,李安一直竭盡所能的努力為他的「下一部電影」加入一些「特別的東西」(李安自己的說法是「讓它變成自己的電影」)。譬如《理性與感性》是拍給歐美觀眾的一部很「討好」的作品,但當李安一拿到機會與資金,下一部電影《冰風暴》就「馬上開始挑釁傳統,嘗試跳脫大眾市場的可能性」。而下一部《與魔鬼共騎》,「更是(故意)與西方觀眾的文化慣性衝撞」。到了下一部必須拉回聲勢的「臥虎藏龍」,李安依然大膽如昔,還好「聰明的補上了現代觀點」所以成功了。試想,假如他真的想做個永遠的「大導演」,在《理性與感性》後,他大可以繼續就拍攝更龐大規模的「西洋古裝戲」,相信英國與歐洲那邊的片商應該會支持才對。拍《臥虎藏龍》之後,他大可就繼續拍東方武俠戲,華人這邊一堆富人也會支持他繼續拍下去沒錯吧?但,李安不要!他偏偏就是要讓每一次的「下一步」都和上一步差這麼多,一下東方、一下西方,題材跳東跳西,人生不要虛度,他努力的把整片桌子的菜都各挾幾口,很努力的吃到不一樣的口味。這點,讓李安可能終他一生無法達到像史匹柏那樣的無法憾動的名聲與地位,讓他可能終其一生都要在「毀譽參半」中度過。不過他一定會得到「某些東西」吧。......

......李安所做的事,是真正的創意人的精神,不斷的在做一些挑戰現狀的事,不斷的挑釁大眾的習慣,塞入自己的味道,這個「怪癖」,可是要甘冒著極大風險,但一旦獲得成功也是空前絕後。「空前」是因為你本來就是第一個,「絕後」也是因為你曾經是第一個。......

(這篇文章很不錯,我只節錄一小部份,推薦看全文)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這跟蘋果電腦執行長 Steve Jobs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有異曲同工之妙。



凡是我不認同的行為,我也會常常告誡自己、檢視自己。

當然觀察、感受、檢視、反省,這些不是既定既有的標準,而是一直不斷在進行的過程。

當抱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態度,自我檢視反省的機制也才能運轉。

以前在職場上也曾觀察形形色色的人,我深深覺得,世上最笨的人,就是自以為很聰明、而且把別人都當笨蛋的人。

旁觀這類型的人的所作所為,不知道他們自己有沒有發現,自己正在籠子裡耍猴戲給觀眾看呢?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老師:你把你心愛的香蕉給了他,但是他要的不一定是香蕉~

加註:你把你心愛的香蕉給了他,但是他並不是猴子~(XD)

經典啊~~~



當你(自以為)為別人著想時,請想想那真的是對方要的嗎?
當你(自以為)認為某A和某B的關係應該是如何,
所以某A應該要如何對待某B才對。。。
請了解到你不是某A也不是某B~

- - - - -

自由工作者:很自由啊,但就是不固定~

陳老師:心態調整好就好~~~

某C:很累呴~

某D:很輕鬆呴~

某E:收入應該不多喔~

某F:收入應該不錯呴~

某某某:bala bala ........


久久見一次面的大家,
平常雖然各自過著差異滿大的生活——
有人是公務員、有人是OL、有人是老師、有人是自由工作者,
(其實,差異性還不只有存在於職業。。。這又是說來話長的故事)
但兜在一起時,卻可以感覺到彼此都是踏著相似的步伐前進著,
一年之中彼此對人生又多了哪些體認、又看懂了哪些人事物,
觀念想法領悟又可以不謀而合~
可以不用多說,一句話就說到對方心坎裡~~~
這真奇妙,也值得珍惜~~~

反而看似生活形態相似...或是乍看tone調相似的人,
身邊也許發生著差不多的事...
想法價值觀卻會出現意料外的歧異,
這。。。該怎麼說呢?
我不太明白~~~~~

acquaacq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